
邻具Toolhood-工具共享平台(用户研究)
这是我在同济大学就读时的课程组队项目。2023 年,我独自改进了项目,使其质量更高。
项目类型
UX, UI
时长
8周
团队
宋雨时(UX调研)
陈心怡(UX设计)
褚晓妍(UI设计)
个人职责
产品策略
用户研究
问题
人们使用工具来完成建筑、修理、创作、烹饪、清洁等任务。
但工具只是偶尔被需要,常常处于闲置状态。
解决方案
邻具Toolhood 是一个商业平台,供社区居民们租赁工具,帮助他们腾出空间、处理紧急情况、并赚取一定收入。
商业模式探索

模板参考-Business Model Canvas
产品的获利方式:
工具租金抽成、租借保险、第三方广告费。

产品的优势:
专注于工具租赁市场,聚焦本地生活,依靠一二线城市租户的高更新率持续业务发展。
用户调研
向同济大学学生及附近的阜新小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后,我们收集并整理了49份回复。
定性研究

76.4% 的人有工具需求。

64.3%的人有闲置的工具。

人们的态度
工具的需求和闲置情况普遍存在。
大多数人对产品方案持积极态度,认为可以赚取收益。他们的担忧为工具分享和损坏的风险。
定量研究

价格

被浪费的空间
闲置工具的价格区间集中在100-800元,平均占据了3.8m³的空间。
参考上海杨浦平均房价7万元/平米,有高额的空间被低价工具浪费。

我们该如何设计一个平台,让社区居民能方便地租用和共享工具?
图片由 Midjourney生成
用户画像
在用户中,出租方和借入方的人群是否会重合?我们采访15位居民并绘制了用户画像。

总结
1.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身份通常不会重叠,这意味着平台应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需求。
2.工具的大小和所占空间是用户关心的一个重要属性。
3.86%(13/15)位被访谈者都提到了聊天功能,它对产品至关重要。
用户旅程地图
由于存在两个不同的用户角色,我们从借入者和出借者两条路线绘制了旅程地图。

根据⽤户的体验路径场景可以发现,⽤户在工具协商和使用阶段存在担忧。
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分析出以下机会:
机会点
目录
发布帖子
购物车
用户对话
内置钱包
信息架构

第一版

优点
1.首页分为出租和求组两栏,用户可分区查看帖子。
缺点
1.求租功能较为累赘。


第二版

优点
1.移除求租功能,简化逻辑链。
2.增加工具分类,便于用户寻找目标。
缺点
1.地图浏览占据了底部导航栏中的一格,但它的优先级应当在购物车之下。
2.购物车目前只能从个人主页到达,无法直接到达。


第三版

优点
1.将地图显示整合到了工具列表中,便于用户以不同视图查看工具。
2.将购物车移到了主页上,简化购物决策路径。
1.1 工具列表(场景/地图)
①根据应用场景分类工具,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地找到所需的工具,提高用户体验。
②地图视角让用户可以查看附近可租借的工具,解决紧急需求。
③两种浏览方式满足不同用户偏好,扩大平台受众。
1.2 工具详情
①用户可直接将工具添加到购物车,简化购买路径。
②工具详情页,标明了工具的分类、品牌、尺寸、状态等属性,帮助用户了解信息。
2.购物车
①底部导航栏可直接跳转购物车,用户可在此查看工具详情。打通购买渠道,促进转化。
3.发布
①用户可拍照发布自己的闲置工具,并依据页面提示填写相关属性,简化发布流程。
4.社交
①APP内架设聊天渠道,有助于出租方和租入方对工具、交易内容等进行沟通协商。
②个人主页可查看钱包、订单等。